
10月21日,广州市举办“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新闻发布会。 会上,广州市南沙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勇在答记者问中介绍,南沙依托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发挥国家新区、自贸试验片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优势,提出构建“8+2+3”现代化产业体系正规配资,其中重点布局深海深空、细胞与基因、智能无人系统三大未来产业,目前已形成“战略引领、平台支撑、产业集聚”的良好发展态势。

打造“向海图强、向天图强”战略支撑点
杨勇表示,在深海深空领域,南沙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南沙科学城建设为牵引,推进海港、空港、数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联动”,打造“向海图强、向天图强”战略支撑点。
打造支撑国家战略的“大国重器”与“先锋平台”——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启动建设,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实现国际体育史上首次在深海海底获取“源火”。此外,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全力攻坚宽域飞行器总体设计、先进动力系统等前沿核心技术,积极申报国家低空经济产业(全空间无人体系装备)质量攻关平台,正推进设立空天科创基金。
探索“平台集聚+场景驱动+企业引领”的产业培育新模式——
“作为广州唯一滨海城区,南沙系统布局4个海洋科研基地和5个海洋科技产业园,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加快建设大湾区场景创新中心深海分中心,深海智人公司实现我国首次向海外商业化出口国产深海机器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所创制的两种牡蛎新品种年产值突破30亿元。”杨勇介绍说。
构建“基础研究+概念验证+金融支持”的全链条成果转化生态——
杨勇透露,目前广州海洋实验室进入国家实验室体系,已孵化海洋科技企业10家,正牵头建设广东省实验室深海智能装备概念验证中心。总规模10亿元的南沙海洋科技投资基金已投出首个项目,储备20多个优质项目,推动关键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探索生物医药改革“南沙路径”
在细胞与基因产业方面,南沙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为国家在生物医药前沿领域深化改革探索“南沙路径”。
以重大临床突破彰显政策实效。为加快推进《南沙意见》“准许细胞和基因治疗企业经卫生健康部门备案后可依托医疗机构开展限制类细胞移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落地落实,现已出台南沙区探索限制类细胞移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服务管理的相关措施。今年6月,全国首例地中海贫血细胞与基因治疗临床应用患者在广州市一南沙医院成功出舱,全国首例异体干细胞治疗肝衰竭临床应用在南沙成功实施,南沙跻身全国细胞与基因治疗先行区。
以全要素产业生态打造强磁场。今年8月,南沙成功举办了中国南沙细胞与基因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吸引近600名行业精英到场,发布《广州市南沙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地图》,签约一批重点平台与16个优质项目,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强化场景开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深海深空产业集群。紧抓国家《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的出台契机,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导向,以临床需求为牵引,贯通细胞与基因全产业链条,力争为细胞与基因治疗临床应用提供‘南沙范例’。”杨勇表示。
南方+记者 任燚正规配资
五八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